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浙江省首创的“文化礼堂”概念,在全省农村地区建设起基层文化平台,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将戏曲等传统文化输送到乡村,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7月份,2018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折子戏精品展演活动通过KK直播平家直播,首次将“文化礼堂”搬到网上、手机上,以年轻人喜爱的直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那么,直播+文化礼堂的形式效果如何?老百姓接受度如何?通过直播的形式能否能更好的助力乡村文化发展?

今天kk直播作为“直播+文化礼堂”的先行者,邀请了艺术文化领域杰出领袖就“直播+文化礼堂”形式的效果、影响力及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是:原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戏曲评论家周冠均,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8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折子戏精品展演活动总导演黄智琦,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郭梅,永嘉红楼越剧团团长周海芳,直播行业专家、KK直播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祝凯宇。

主持人:振兴乡村战略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振兴乡村文化的提法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对于这句话您如何理解?您如何看待乡村文化兴盛在整个振兴乡村战略中的作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8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折子戏精品展演活动总导演 黄智琦: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涵,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也深深地流淌在无数中国人的血液中。曾经,我们对这份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减弱、消退,如今,我们要找回来,要传承下去,要发展提升,寻找到一条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丰富乡村文化,激发发展活力,既是这个时代的要求,更是老百姓的愿望。

乡村文化的兴盛,能有效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主持人:7月12日,KK直播第一次将文化礼堂搬到了网络上、手机上,直播+文化礼堂,也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一次创新。这次直播尝试效果如何?老百姓对于这种传播形式是否能接受?您如何评价“直播+文化礼堂”这种创新形式?它对于传播乡村文化有何意义?

原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戏曲评论家 周冠均:这一次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各地文广新局承办的民营剧团展演,将演出场地安排在各地的文化礼堂,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首先,是这次各地民营剧团的传统剧目,水平相当高,质量相当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特别是武戏,还有金华一带的婺剧,我觉得水准尤其高,我看了以后非常振奋,也非常受感动,有些演员的技巧甚至不亚于专业剧团。

这么多民间剧团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和我们好的演员,如何能让广大观众了解,特别是白天忙于工作的年轻观众,如何让他们能够看到,借助文化礼堂、借助网上直播是很好的办法。

浙江省有非常多的文化礼堂,怎么样让拥有丰富内容的文化礼堂,让广大观众朋友,特别是农民群众能够参与,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现在借助放在文化礼堂的民营剧团表演,至少是局部丰富了文化礼堂的内容,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第二,在文化礼堂展演时,同步进行网上直播是个非常好的形式。现在的年轻人忙于工作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很难有整块的时间走进剧场、走进文化礼堂,借助直播,借助网络的力量,年轻观众能够非常方便地了解民营剧团的演出,以及演出所传达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方法。现代的传媒手段,给年轻人提供了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

永嘉红楼越剧团团长 周海芳:这次折子戏展演,每次直播的时候,线上人数都有几万人观看,说明这种直播+文化礼堂的形式是非常受欢迎的,也是相当成功的,对传播传统文化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现在的越剧戏迷队伍越来越年轻化,80后,90后,甚至还有00后,平时工作学习忙,不能经常现场看演出,这种直播方式正好满足他(她)们需求,据我了解,大家对这种直播方式还是喜欢和肯定的。大家线上观看的时候,还会相互讨论和交流。昨天晚上演出时间没到,有很多戏迷就已经发微信给我,让我发直播链接给他(她)们,早早的就等着看直播了,直播开始后,人数一直飙升,将近4万人观看了这场演出,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直播行业专家、KK直播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 祝凯宇:7月12日,我们第一次把“文化礼堂”搬到了线上,通过KK直播平台对衢州工人文化宫的折子戏精品展演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之后我们陆续对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大会堂和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大树港村文化礼堂的戏曲展演活动进行了直播。

在活动现场,我们发现,现场观众会把直播间的二维码分享到戏迷群、朋友圈,很多不能到现场的戏迷朋友们,就能通过KK直播平台看到戏曲展演活动。

有位三十多岁的吴先生和我们说,现在喜欢看戏的人很少,都被电影啊综艺节目挤掉了,看戏其实比说唱这种还小众。他自己就是戏迷,所以现在通过直播平台把戏曲传播出去,他很支持。

我们发现,很多戏迷朋友也很会玩,他们边看戏边聊天,线上线下互动,互相分享看戏的感受,氛围也很好。在直播间聊天比较多的,是三四十岁的观众。年龄再大点的用户,可能需要家人的帮助才能进入直播间。其实中国的老百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村里的戏迷们可能之前对直播了解不多,但尝试过这种观看形式后,很快就适应了。另外,随着4G网络的普及,也降低了村民观看直播的门槛。

直播行业专家、KK直播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 祝凯宇: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重视,文化礼堂是乡村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这是浙江省的首创,一直以来也受到多方肯定。

“直播+文化礼堂”的形式,则是借直播平台的影响力,将乡村文化传播出去。KK直播有超过1.5亿的注册用户,这本身就是很庞大的用户群体,平台影响力很大。文化礼堂的戏曲直播,既丰富了KK平台的内容,同时也能更好的引导用户,传播传统文化和社会正能量。

另一方面,民营剧团的活动范围相对较为固定,主要围绕当地的乡镇展开,但是地方戏剧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地域限制而无法传播到更广泛的地方,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直播作为互联网新兴平台,可以帮助传统戏剧打破地域限制,南方乡镇的戏迷也可以听到北方乡镇的戏剧,这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戏剧爱好者,都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可以扩大传统戏剧的受众群和影响力。

以后文化礼堂的直播内容将更加丰富,不止是地方戏剧,所有优秀的乡村文化活动都会在这里展现,将文化礼堂搬到网上后,全社会都能共享优秀的乡村文化,对于传播乡村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 郭梅:看了刚才专家们的介绍和评介,首先,我强烈感觉到,直播的效果是任何一个传统的课堂所无法企及的,作为一名老戏曲义工,一名传统文化的推广人,一名老教师,我愿为之点赞,为之鼓舞!

顺便补充一句,我面对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就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了整块时间的问题,在看戏的问题上,他们可能还普遍存着这样几个困难:地域(学校离剧院太远、晚上散戏后没有公交车也打不到车)、天气、经济条件(戏票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贵的)。所以,如果将直播的形式宣传到位,他们接受起来比三四十岁的乡村观众容易多了。

而鉴于我二十余年戏曲推广的体验,大学生、研究生,不管文理科,其实很可能是最容易接受传统文化、戏曲文化的人群之一,只不过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接触的条件。

而教师能提供的平台非常有限。比如我现在给教育部越剧传承基地开设的越剧公开课,虽然是面向全校,但限于各种因素,限选40人,需要秒杀,绍兴越剧展演现场男女老少也很多。

所以,看到直播形式,我简直可以说是非常激动——它打破了平时我感觉到的几乎所有的限制,而且非常适合年轻人介入。比如有他们习惯的类似弹幕的评价方式,即时随意,还可以和他们喜欢的演员近距离接触。

我从剧场里舞台下唯一的黑发人,到现在,每次带学生看戏,“黑压压”的年轻人坐满剧场,真的由衷地开心。但亦深感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有限,而直播让古老的戏曲和网络时代无缝接轨,效果岂止是几何级的增长。

主持人:各位都是长期从事民营剧团演出活动的专家,请问目前民营剧团的生存现状如何?地方戏剧在传播上效果如何?传播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困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8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折子戏精品展演活动总导演 黄智琦:我也是近几年才介入民营剧团的培训和展演工作,因为自己原来也学过越剧,对传统戏曲很热爱,也很荣幸能为我们的传统戏曲工作出一份力。

民营剧团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的代表性组织,具有艺术、地缘、业缘性,对群众极具亲和力及文化渗透力。近年来,浙江省民营剧团在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的扶持下蓬勃发展。民营剧团在丰富农村文艺舞台、繁荣戏曲艺术、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省已有民营剧团约1200余家,每年演出21万多场,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这些常年活跃在山乡、海岛、社区的民营剧团,因机制灵活,市场更广阔,已成为浙江演艺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永嘉红楼越剧团团长 周海芳:民营剧团目前的生存状况是艰难的,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才能生存下去,如果止步不前只能被淘汰。

据我了解,目前台州地区戏路最好的几个剧团都是水平很高的,剧团的硬件设施、演员的艺术水平都是拔尖的,这就说明剧团要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生存下去。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排新戏,排好戏,排我们自己剧团的戏,戏演来演去就那么几本,观众迟早看腻了。但是合适的剧本、排戏的经费都是我们民营剧团的难题。现在国家对民营剧团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组织培训,还提供平台给民营剧团展示的机会,这点非常好,希望今后能在排新戏方面给予民营剧团更多的支持、帮助和引导。

民营剧团还面临演员流动性大,演员工资年年涨,但是戏金不见涨的困境。各剧团老板互相挖演员,互相拆台,迫切需要一个约束管理的组织机构,把这么多的剧团联合起来,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就目前台州地区的民营剧团来讲,好的会越来越好,戏路也很顺,差的路头戏剧团也有自己的市场,最难的是那种中等的剧团,不上不下最难搞。目前解散的也都是这种剧团。

主持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开始推出传播传统文化的节目,也受到不少网友的欢迎。在您看来,直播这种形式在传播和振兴乡村文化方面有什么优势?

直播行业专家、KK直播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 祝凯宇:直播这种形式有天然的优势,这些天然优势在文化的传播需求上具有极高的匹配性。可能为传统剧团开辟一条新的传播传承的互联网道路,对剧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让年轻人接触的机会。

首先,实时性。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的实时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们观看节目和分享的需求。对于不能到现场观看节目的人来说,观看同步直播,可以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减少不能去到现场的遗憾。

其次,互动性。直播可以让文化礼堂“活”起来,增强受众之间的互动性,甚至很多戏曲演员也能通过直播平台与戏迷交流。这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第三,庞大而相对年轻的用户群体。直播平台的用户多为80后、90后,00后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了解乡村文化,直播则是打开了年轻人接触乡村文化的窗口,让乡村文化通过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只有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了解乡村文化,才有可能为乡村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让优质的乡村文化不会衰弱、断代。

第四,打破时空的限制。只要你有手机,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直播节目。这大大提高了乡村文化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群众参与的门槛。同时,直播打破了不同乡村之间的地域限制,优秀的乡村文化可以通过直播平台传到城市,传向全社会。

总之,直播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在年轻用户的土壤上,通过实时互动的方式,助推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8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折子戏精品展演活动总导演 黄智琦:通过直播这种形式提供了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的传播新模式,直播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感受真实的乡土生活和质朴的乡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越发“活起来”,让优质的文化内容普惠到了更多的人!

永嘉红楼越剧团团长 周海芳:我觉得直播这种方式门槛低,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传统的戏曲文化,对传播传统文化艺术很有帮助。

主持人:据了解,KK直播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也有很多新的探索,请KK直播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跟大家分享一下。

直播行业专家、KK直播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 祝凯宇: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KK直播做了很多探索:比如KK直播打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直播《匠人与匠心》,以展示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非遗匠人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推出中华文化特色答题节目《金榜题名》,我们的主持人是古风装扮,题目类型也是以传统文化为主。

推出《诗意江南》大型诗会,打开诗歌传播新窗口,激发全民创作,传诵诗词经典;与光明网联合举办“中国地名文化大直播”系列活动,介绍各地历史文化;与光明联合举办戏曲传承系列直播《青春遇见戏》,向普通观众介绍中国传统京剧文化,推动戏曲在年青一代的传承与发扬,等等。

近日,我们除了推出“文化礼堂”直播外,还推出了一档国学直播系列节目《国学赢天下》。我们邀请国学导师作为驻场主播,汇聚篆刻传承人、书法传承人、京剧脸谱传承人、山水画师等二十多位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人,讲述国学智慧,展现国学技艺,传播国学文化知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未来,KK直播将坚持”大舞台、正能量“的价值导向,探索更多“直播+传统文化”的创新模式,承担起主动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引领年轻一代关注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年轻一代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建立起国人的“文化自信”。

主持人:对于“直播+戏曲”“文物+Rap”“古风+短视频”等跨界组合,一种声音认为,这种新玩法更加年轻化,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这种方式是恶搞传统文化,不能表达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对此您怎么看?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 郭梅:不谈理论谈实际——从几档大型电视节目的影响看,就可以知道这样做的效果不错。换言之,首先将年轻人吸引进传统文化的大门,使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合适的,更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年轻人无法接受,再有深度都无济于事。

当然,前提是:不犯低级错误,比如常识错误,比如消灭错别字和病句,这是看似容易却很难做好的一个细节。现在剧团演出,字幕的错别字往往很多,指出以后也往往不太重视,下次去看,老方一帖。

原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戏曲评论家 周冠均:我不认同“恶搞”的说法,我觉得这样做是在新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环境下,传播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学在走进新时代的时候,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同时在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上也要有发展的思维,所以这些创新形式不是恶搞,是与时俱进,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 郭梅:非常认同周老师的观点,与时俱进是一种生活观念、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对待艺术和艺术推广的积极的心态。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 郭梅:抱残守缺要不得,更何况艺术界的前辈们其实也不断在改革,比如众所周知的越剧改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